最近刷手机,总能刷到安徽退休老伙计们在讨论养老金调整的事儿。有人翻出去年的调整通知,念叨着"今年要是还能涨,定额部分别降太多就行";也有人刷到外省的消息,琢磨着"咱安徽排第六公布,是不是也快了?"。说起来,这事儿还真不是空穴来风——往年各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公布的时间,基本能排出个大概顺序,广东、江苏这些经济大省往往靠前,安徽这几年倒是稳稳卡在第六的位置,今年估计也不例外。
那定额调整到底是啥?简单说就是不管你退休前工资高低、工龄长短,每个人先统一涨一笔钱。比如2023年安徽定额调整是每人每月35元,去年降到32元,今年要是再降,可就牵动不少退休职工的心思了。前几天跟社区张叔聊天,他掰着手指头算:"我工龄32年,去年定额32元,工龄每满一年加1.5元,个人账户再涨点,总共涨了130多。要是今年定额降到30元,其他部分不变,那一个月就少2块,一年24块,够买两箱牛奶了。"张叔的话挺实在,这定额调整看着不多,但对退休工资基数低的老人来说,就是实打实的日子。
再说说为啥定额调整可能降。前两年国家反复提"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",养老金调整得考虑基金的承受能力。安徽是人口流出大省,年轻劳动力外流多,交社保的人少了,领养老金的人却越来越多。上个月去社保局办事,工作人员翻着账本叹气:"现在领取待遇的人数比5年前多了12万,基金支出压力不小。"这种情况下,定额调整适当放缓,把更多资源倾斜给高龄、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,其实也是为了公平——毕竟有些老人退休早、工资低,多涨点才能跟上物价。
不过话说回来,定额调整降归降,咱们也别太慌。安徽这几年的调整方案一直讲究"定额+挂钩+倾斜"三结合。挂钩部分还是跟工龄、养老金水平双挂钩,工龄长的、原来工资高的,涨得更多;倾斜部分对70岁以上老人每月额外加20元、30元不等。去年就有位75岁的王奶奶,定额降了3元,但工龄40年多拿20元,高龄倾斜加30元,最后反而比前年多涨了15块。这说明政策还是在保底的基础上,照顾到了不同群体的需求。
最近在菜市场碰到几位退休阿姨,她们聊得更实在:"只要不是大幅降,咱们都能接受。毕竟物价涨得慢点,养老金涨得稳点,日子就有盼头。"这话听着朴实,倒点出了大多数退休职工的心声——不求涨得比谁多,就求涨得踏实、有保障。
现在就等安徽正式公布方案了。按照往年节奏,估计就在7月底8月初,到时候具体数字一出来,咱再拿着自家情况一对比,心里就有数了。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
51配资网-场外配资是什么-辽宁股票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市场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